香港引进人才的若干问题

时间:2016-08-19    来源:     立即咨询


为什么香港需要大力引进人才

首先,从内部来看,香港人才供给与结构上均面临很大挑战。在人才供给方面,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劳动力供给面临更大不足。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估计,随着生育率下降和平均寿命的延长,香港人口的中位数将从2006年的39.6岁延至2036年的46.1岁,到2036年高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6%。在人才结构方面,失衡严重,科技工程类人才短缺。受产业结构的影响,香港的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金融、法律、工商管理、会计、贸易等方面,与科技创新相关的科技开发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相当缺乏。根据团结香港基金发表的研究报告《香港创新科技业概况》,2013年香港只有0.9%的总就业人口从事科技业。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5-16全球竞争力报告,香港在创新能力一项排名第29名,而科技人员和工程师供应充裕度更是低至41名。这直接掣肘了香港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其次,为了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世界各国纷纷实施新的人才战略,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吸引留置力度。发达国家争夺人才不遗余力,举措不断创新。美国参议院通过《移民改革法案》,欧盟实施支持青年人才跨境培养行动计划,新加坡提出打造人才之家的国家战略……与此同时,新兴国家也不甘示弱,中国政府提出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通过修订出入境法律,实施千人计划”,印度通过实施科学家储备计划、印度裔卡PIO)计划、印度海外公民权OCI)计划以及双重国籍等一系列措施吸引人才。

业以才兴。面对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面对全球人才竞争的激烈态势,香港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积极培育和开发本地人才的同时,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全球各类人才特别是优秀科技人才来港发展。

香港吸引人才的优势与挑战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环境是吸引和集聚人才的重要因素。作为国际大都市,香港在法律秩序、国际化、生活环境、创新文化以及税收政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

一是法律秩序良好。法律制度公正透明,政府廉洁高效,社会各界法制意识强,诚实守信,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按规矩办事,社会治安良好,犯罪率低。二是国际化优势明显。香港社会自由开放,东西文化交融贯通,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与国际高度接轨,外来人才社会融合容易。三是生活舒适便利。交通、通信、体育、文化等基础设施完善,生活丰富便利,资讯发达,自然环境和空气质量良好。四是良好的创新创业基因。香港不仅有崇尚学术自由、开放包容、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还有敢冒风险、敢于进取的创业传统,社会创业氛围浓厚,中介服务组织发达,创业生态良好。五是个人所得税税率低。其最高税率仅17%,课税的对象仅以在香港境内的所得和收入为范围,优厚的税后收入成为香港吸引人才的最重要优势之一。

尽管具有上述比较优势,但香港要成功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在平台建设、政府作用、综合环境等方面还面临挑战。为便于说明问题,下文将以新加坡和台湾两个竞争对手为参照作一比较分析。

一是平台建设尚存差距。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事业平台是决定人才引进成败的关键因素。各国实践表明,引进科研人才离不开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科技园等平台的支撑,特别是大学和科研机构是吸引科学家、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据统计,20个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型大学聚集了这些国家和地区73.2%的高层次专家,香港科技大学吸引了430多名外籍教授,微软亚洲研究院集聚了全球200多名优秀科研人员。

首先,从大学和科研机构层面看,香港与竞争对手有一定差距。据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香港符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标准的大学只有8所,而台湾有34所。香港政府直属的科研中心只有5个,而应用科技研究院、科学院建立的时间相对短,研究创新水平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积累尚需时日。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下辖14个研究所和7个研究中心,台湾则更多。

其次,从科技园层面看,相比竞争对手,香港的科技园建设起步晚,规模小,水平也有待提升。香港科技园2001年才成立。新加坡20世纪80年代就创立裕廊科技园区,目前已建成第三代科技园区。台湾也是20世纪80年代设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后又建立了南部和中部园区,目前已形成IC、中纳米、南光电的格局。

最后,从企业层面看,科技型企业对吸引和集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香港的科技公司并不多。一方面,由于科技人才缺乏等原因,科技类跨国公司数量少。根据大型猎头公司罗盛咨询公司报告(2015),香港对全球科技公司的吸引力不如新加坡。前50家美国科技公司中,有40%将他们的亚太总部设在新加坡,香港则只有20%;前50家欧洲科技公司中,有50%将他们的亚太总部设在新加坡,香港则只有24%。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的限制,本土的科技型公司数量也远低于新加坡和台湾。实际上,香港地区的大学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很难招到优秀学生,其主要原因是就业情况不好,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香港的研究机构与科技型企业太少。

二是政府作用有待加强。政府在战略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环境营造等方面对引进人才工作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新加坡和台湾地区政府在人才引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而香港长期坚持市场主导的理念,政府在人才引进中发挥作用有限。主要表现在:一是前者有专门负责人才引进的机构以及相应的人才引进战略和工作协调机制。新加坡明确由人力部全方位协调和管理人才引进工作,台湾则由国科会作为引进科技人才的主管机关。香港没有人才引进的专责机构,主要由特区政府行政会议负责引进人才的政策制定,入境事务处负责相关政策实施,职能相对分散,也缺乏专门的工作协调机制。二是资金投入少。科研投入是吸引和支持科技人才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但香港政府投入的科研经费比较少。《香港创新科技业概况》研究报告指出,香港公共科研开支比例为本地生产总值的0.4%,远低于美国的0.7%,德国的0.9%及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的0.8%。此外,相比台湾和新加坡,香港缺乏对引进人才的专门资助。

三是引才环境还不尽如人意。香港尽管在诸多方面具有优势,但还有一些方面令人不够满意。一是生活成本较高。楼价和房租居高不下,不仅加重了外来人才的生活负担,也增加了创业成本。根据瑞银的估算,香港的房价收入比在21左右,是全球最高的。香港的房价租金比也超过30,仅次于苏黎世和温哥华(朱振鑫《港币保卫战香港输不起》)。汇丰银行2015年发表的移民目的地报告也指出,新加坡在经济、生活环境、家庭3个范畴名列前茅,列为全球最佳移民目的地。中国香港则因养育子女成本高等原因,在移民者眼中排第11。二是国际学校学额不足。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吴克俭曾指出:2016-2017学年,全港将会短缺约4200个国际学校小学学额。子女上学难已成为香港吸引人才的绊脚石。三是互联网信息服务有待提升。不少研究指出,香港在开放政府数据、政府部门内使用统一格式地理空间信息及免费公共无线上网服务等方面均较为落后。缺乏专门关于境外人才来港信息服务的网站,了解相关信息不方便。

四是社会安定环境发生变化。占中引发的社会动荡直接影响了国际社会对香港大学乃至社会的评价,从而会进一步影响人才的引进。在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以及QS公布的2015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顶尖大学的排名几乎全部下滑。据有关人士分析,排名走低反映国际社会对香港社会环境与高校的未来感到担忧。同时占中等违法活动令内地家长和学生担心学习环境和安全问题,也影响了香港高校对内地优秀学生的吸引。

几点建议

人才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香港应当扬长补短,积极应对,在发挥既有优势的同时,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发力,补足短板,进一步提升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

一是推动引才平台建设。一方面,要通过内联外合,推动大学与科研机构更好更快发展,为集聚优秀人才搭建有足够吸引力的事业平台。香港特区政府要充分利用背靠内地的优势,加强与中央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促进两地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推动更多国家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在香港设立分中心,助力香港地区大学和科研机构提升学术科研水平,扩大国际影响力,进而增强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竞争力。同时,香港要重视并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充分利用政府或非政府组织间的各类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以及大学、科研机构间的直接合作渠道,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吸引优秀人才来港工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完善相关政策,借鉴内地与国际的有益经验,加大在资金、项目、税收以及科研资源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园区与孵化器更好发展,助力更多中小科技企业快速成长。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储备和集聚,切实解决科技公司招人难的问题,以吸引更多跨国科技公司入驻香港。

二是加强政府在人才引进中的作用。引进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政策包括入境、居留、公共服务、生活便利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涉及保安局、劳工局、创科局、商发局、教育局等众多部门。只有各个部门协同配合,才能保证政策目标顺利实现。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和改善政府作用。一是加强政策的统一协调与实施,优化政府部门的职责分工,相对统一人才引进的政策制定与实施职责,明确主责机构及相关职能,建立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二是重视政策的研究创新,发挥制度吸引人才的优势。对一些急需的优秀人才要给予必要的绿色通道。三是加大政府投入,夯实引进人才的经济基础。一方面,逐年增加政府的科研投入,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赶超主要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参考新加坡、台湾及内地的相关做法,专门设立人才引进项目或者创新现有项目资助政策,加大对人才引进的补贴和资助。

三是优化人才引进环境。加大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进一步扩大免费公共无线上网热点的覆盖范围,提高政府数据的开放度。建议仿效新加坡政府建立海外新加坡人oversea singaporean)网站的做法,专门建立境外人才来港信息网站,提供工作、生活、娱乐以及引才政策等方面信息,并推荐相关一站式服务机构,以方便境外人才来港。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解除来港人才的后顾之忧。优化土地的使用配置,尽可能增加住宅建设用地和住房的供给,平抑楼价和房租,降低引进人才的生活成本。采取有效政策,整合办学资源,鼓励社会投资办学,扩大国际学校规模,解决好人才子女入学困难的问题。深入推进依法治港,减少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不断优化人才引进环境。

智能选校

求学国家(必填)

求学目标(必填)

求学标准(必填)

版权所有归 成都嘉利达出境服务有限公司 美国 英国 加拿大 马耳他 塞浦路斯
郑重提示:签证代办服务非官网,需要收取办理费用

首页-移民资讯-留学-海外服务-签证办理-独家资料-关于我们-活动专区

  • 成都嘉利达出境服务有限公司成都总部
  • 电话:13980009833 
  • 座机:028-65733663
  • 电邮:info@karidaltd.com